关于彩钢瓦翻新涂层体系,笔者断断续续写过好几篇,比如下面这篇:
文章对比了水性醇酸体系和水性丙烯酸体系的性能差异,目前看来,当时的观点有很大的不足,甚至起了一些误导的作用,在此向各位读者致歉。
这几篇大致介绍了目前市场上的一些彩钢瓦翻新涂装体系,当然由于经验所限,也有很多不足之处。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此后的大半年内,笔者针对性做了水性彩钢瓦翻新体系的系列试验,今天分享一些心得,其中包括笔者自己认可的比较成熟的方案。
1 纯的水性醇酸体系
纯的水性醇酸漆,并不适合做彩钢瓦翻新漆。
这个结论,其实并不是源自于实践经验,因为这个试验结果需要1-3年的时间来验证,目前还远远不够。
只是从理论上分析,水性醇酸漆如果用在彩钢瓦上,漆膜长期受日照暴晒,漆膜会持续后固化,其硬度会越来越高。
而彩钢瓦表面夏天温度可能高达50℃,北方冬季会降低至-10℃~-30℃。水性醇酸漆的漆膜,很可能抵挡不住这样的热胀冷缩,出现开裂风险。
当然,如果有醇酸树脂可以做到在这种条件下都能保持足够的柔韧性,那是没有问题的。
2 水性丙烯酸体系
水性丙烯酸体系可用于彩钢瓦翻新面漆。
水性丙烯酸面漆需搭配水性锈转化底漆一起使用,才能发挥各自优势,弥补不足。该体系的优势,就是成本低,施工简单。
水性锈转化底漆与水性丙烯酸面漆不存在相容性问题,底漆负责转锈阻锈,面漆负责耐温耐候耐水装饰性等。
采用Tg不太高的耐候乳液做面漆,涂层本身的干性,柔韧性,耐水性,耐候性都能得到保证。
如果采用耐候弹性乳液,则在低温环境下,漆膜具有更好的附着力表现。跟常规乳液相比,用弹性乳液做的水性丙烯酸面漆,在旧彩钢板上可以轻松通过50cm反冲冲击测试。
建议方案为:锈转化底漆1道+水性丙烯酸面漆2道。
3 水性“丙改醇”体系
所谓的“丙改醇”,即水性醇酸拼乳液,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彩钢瓦翻新体系。
水性醇酸拼乳液体系,目前更多用于钢结构防锈底漆,一是降低配方成本,二是改善漆膜干性和初期耐水性。
水性醇酸拼乳液体系用在彩钢瓦翻新体系,既不是为了降成本,也不是为了改善干性和初期耐水性,而仅仅是因为这个体系,正好适合彩钢瓦翻新。
水性醇酸拼乳液体系,具有一定的防锈性,通常的彩钢瓦翻新工程,基层锈蚀的程度并不严重,完全能满足防锈的要求。
而拼了乳液的水性醇酸漆,在漆膜里的醇酸树脂组分完全固化后,乳液树脂在漆膜里起到了增塑剂的作用,降低了漆膜的脆性和抗开裂性。
而乳液树脂本身的耐候性耐水性都不比醇酸树脂差,甚至更好。
这个体系的最大特点,即可做一道成活的水性彩钢瓦翻新漆,即只喷涂一道底面合一水性彩钢瓦翻新漆,最大限度省工省料,降低成本。
我们以蓝色彩钢瓦翻新漆为例,按照每桶17kg计算,终端价格最低为240元/桶。以干膜40μm计,理论涂覆率可达7㎡/kg,实际涂覆率在6㎡/kg上下,每平米的材料费约为2.40元,基层清理和喷漆的人工费为2.0元,总成本控制在约4.40元。该方案特别适合用在基层未出现明显锈蚀或者只有轻微锈蚀的彩钢瓦翻新工程。
如果基层有明显锈蚀,可以采用一底一面的方案,底漆采用水性“丙改醇”底漆。增加的材料成本约为1.60元,人工费1.0元,总成本增加到7.0元。该方案在北方地区,还是有一定市场的。
不过,鉴于彩钢瓦翻新的复杂性,即使比较成熟的水性彩钢瓦翻新漆,在大规模施工前,都要进行试喷涂,做完基本试验验证后,再投入使用,以避免不必要的质量风险。
文章来源:水性重防腐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