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泳涂装工艺在我国涂装行业中已经得到普遍采用。电泳漆的特点是电沉积涂漆,虽然使用的涂料种类、施工工艺条件不同,结果也会有不同,但一般地说,它与浸渍涂漆法比较具有下述特点:
(1)电沉积涂漆获得的漆膜质量大致与通电量成正比,因此可借增减通电量来调整涂膜沉积量;
(2)电沉积涂漆使形状复杂的被涂覆物之锐边或隅角部分、点焊焊缝等缝隙中,箱形体的内外表面都可获得比较均匀的漆膜,防腐性能获得显著改善;
(3)电沉积漆膜烘干前含水率已很低,它不溶于水,不流动,不易产生垂滴、流痕、滞痕等漆膜缺陷;也不会在烘干过程中产生象浸涂漆膜烘干时(箱形件或管件内部)经常发生的溶剂气洗现象;还可显著缩短烘干前使水分蒸发的预干时间;
(4)由于带负电的高分子粒子在电场作用下定向沉积,因而电沉积漆膜的耐水性能很好;附着力也比采用其它施工方法的高;
(5)电沉积涂漆所用漆液浓度低、粘度小,故因浸渍作用粘附于被涂物而带出的漆较少。特别是超滤技术应用于电沉积涂漆后,漆的利用率甚至可近100%;
(6)与一般水性漆施工相同,电沉积涂漆克服了发生火灾及苯中毒的问题。
虽然电泳涂装与其它涂装方法相比有着明显的优越性,但正是由于电泳涂装方法的独特性,所产生的漆膜缺陷虽与一般的漆膜缺陷相同,但其产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方法不同,有些缺陷是电泳涂装独有。比如涂膜偏薄偏厚,在这里将电泳涂装这种漆膜缺陷及其产生原因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漆膜太薄
电泳涂层的厚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涂料本身的性质来说主要是看漆膜电阻值。电阻值大,则沉积量少,漆膜薄;电阻值小,则沉积量大,漆膜厚。电泳涂层厚度一般都控制在18-25um。除此之外,槽液温度、施工电压、固体份和pH值等都会影响漆膜的厚度。
产品泳涂烘干后工件表面的漆膜厚度低于工艺规定的厚度,究其原因:
(1)槽液的固体分太低;
(2)工件在电泳槽内泳涂时电压偏低、泳涂时间太短;
(3)槽液温度低于工艺规定的温度范围;
(4)槽液中的有机溶剂含量偏低;
(5)槽液老化,使湿漆膜电阻过高,槽液电导率低;
(6)极板接触不良或损失,阳极液电导率低;
(7)电泳后冲洗过程UF液清洗时间过长,产生再溶解;
(8)槽液的pH值太低。(MEQ值高)
针对以上导致漆膜太薄的原因,我们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1)提高固体分,保证固体分稳定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固体分的波动最好控制在O.5%(质量分数)以下:
(2)提高泳涂时的电压和延长泳涂时间,把它们控制在合适范围内:
(3)注意定期清理热交换器,检查是否堵塞,加热系统及示温元件是否出了故障,槽液温度控制在工艺规定的范围内或上限;
(4)添加有机溶剂调整剂,使其含量达到工艺规定的范围:
(5)加速槽液更新或添加调整剂,提高槽液电导和降低湿涂膜电阻;
(6)检查极板是否有损失(腐蚀)或表面有结垢,一定要定期清理及更换极板,提高阳极液电导,检查被涂工件通电是否良好,挂具上是否有涂料附着;
(7)缩短UF液冲洗时间,防止再溶解;
(8)添加中和度低的涂料,使槽液pH值达到工艺范围内。
2、漆膜过厚
产品泳涂烘干后工件表面的漆膜厚度超过工艺规定的厚度,究其原因:
(1)槽液的固体分太高;
(2)槽液温度高于工艺规定的温度范围;
(3)工件在电泳槽内泳涂时电压偏高;
(4)工件在电槽内泳涂时间过长(如生产暂时中断);
(5)槽液中有机溶剂含量过高;
(6)槽液电导率高;
(7)工件周围循环效果不好。
(8)阴、阳极比不对,阳极位置分布不当。
针对以上导致漆膜过厚的原因,我们可采取如下措施进行防治:
(1)进行电泳涂装时,把电压调整在工艺要求的范围内;
(2)严格控制槽液温度,确保槽液温度在工艺规定值内。槽液温度绝对不能高出工艺规定,尤其是阴极电泳漆,电泳漆槽液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槽液的稳定性,维持槽液温度在工艺规定的温度范围的下限生产;
(3)将固体分保持在工艺规定范围之内,固体分过高不仅使漆膜过厚,而且表面带出槽液多,增加了后序冲洗的困难;
(4)控制泳涂时间,将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在连续生产时应尽可能避免出现中断现象;
(5)控制槽液中有机溶剂的含量,排放超滤液,添加去离子水,延长新配槽液充分溶解的时间;
(6)如果因泵、过滤器及喷嘴堵塞而导致工件周围循环效果不好,应及时维修;
(7)排放超滤液,添加去离子水,降低槽液中杂质离子的含量;
(8)调整阴阳极比和阳极分布的位置。
对比图